為認真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wù),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同時也為了促進教師間的教學交流,提升教師整體授課水平。概論教研室胡濟林老師在前期的教研室集體備課、馬院(系部)公開課教學的基礎(chǔ)上,于4月23日上午在教學樓209開展校級公開課,學院督導室唐榮耀、唐青、羅蘭等老師,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熊美蘭及馬克思主義學院部分教師觀摩了本次公開課。
本次公開課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五章鄧小平理論第二節(jié)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問題和主要內(nèi)容中的“一國兩制”為主題。胡老師從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制并存、高度自治等方面對“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構(gòu)想的基本內(nèi)容作深入解讀。在教學過程中,胡老師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恰當運用目標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深入淺出地剖析“一國兩制”的科學內(nèi)涵。本次公開課教學主要有幾個亮點:一是“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融會貫通,教學中貫穿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一國兩制”的重要論述,注意培育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對“一國兩制”的認同感和自信心;二是信息化教學鮮明,教學中穿插使用視頻、歌曲、新聞圖片、得實APP等資源或者軟件,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國兩制”的基本內(nèi)容;三是重視大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倡導研究型教學,有意識引導大學生開展課外自主性學習,培育思辨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公開課后,院督導室老師和其他聽課老師一起進行了評課,對胡老師的授課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課件制作精美,知識點分析得深刻透徹,理論性比較強,注意理實結(jié)合,師生互動,吸收率比較高,同時老師們也提出了一些寶貴的意見。本次公開課為思政課教師提供了學習交流、鍛煉自我、提升素質(zhì)的平臺,對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撰稿人:許一柱 胡濟林 審稿人:楊盈)
概論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