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4日上午,臨床醫(yī)學系第一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在線觀看學習復旦大學“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課”網絡直播,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與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副院長吳凡聯袂開課。線上聆聽兩位專家講述“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課”,聚焦提升公民健康素養(yǎng)。課程結束,臨床醫(yī)學系第一黨支部對“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課”進行線上研討。黨員同志們針對今天的學習紛紛發(fā)表了各自的體會和收獲。
臨床醫(yī)學系第一黨支部朱翔書記表示,“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課”從臨床醫(yī)學、流行病學、社會治理等多角度出發(fā),為全校師生和全國公眾普及新冠肺炎知識,提高科學防護能力。涉及的都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也再次提醒我們廣大師生,當前還不能放松警惕,應盡職盡責,全力做好本職工作。把今天學習到的知識做為開學前的準備工作內容,落到實處,宣傳到每個學生、每位教職員工,就是現在最重要的工作。
郭禮堅同志表示,張文宏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述中不時拋出“金句”,“其實,你不知道的傳染病,隨時會來到人類歷史里?!彼f,“疾病的控制就在于有效的預防策略?!?“悶一悶,悶兩個星期!大家待在寢室,不要串門,東西分開使用,吃飯的時候不要聚在一起?!睆埼暮杲淌谶€給出了“悶”的另一個“好處”:“語言少了,思想就出來了。所以,悶兩個星期,對廣大大學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闭n程滿滿的干貨,防疫工作不能放松。
林浩同志表示,張文宏教授講起過去100年間人類流感的歷史,結合自己參與“非典”、H7N9禽流感等疫情防控救治工作的經歷,介紹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和特性、新冠肺炎的傳播特點和傳播途徑、患者臨床表現及臨床診治效果等。道理清楚,事例生動,學習防護知識,為開學做好準備。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少出門,不聚集。老師做好表率,與學生一起努力,順利開展教學工作。
巫詩雨同志表示吳凡教授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介紹了新冠肺炎在全國和上海的流行情況和趨勢,抽絲剝繭地解讀流行病調查典型案例等。怎樣戴口罩、摘口罩?打噴嚏的正確“姿勢”什么樣?在宿舍、圖書館、教室、食堂等校園生活場景中如何進行科學防護?為我們支招,對于我們全體師生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童輝燕同志表示,通過兩位教授的講述,增長了新冠肺炎防控的知識,疫情還未結束,我們一定不能放松警惕。做好個人防護,外地返榕按規(guī)定居家隔離,如實記錄個人健康狀況。早發(fā)現,早隔離,早治療是最好的防疫手段。做好線上教學工作,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是我們現在所能做得也是必須做得事情。
最后,朱翔同志表示,目前全國疫情發(fā)展拐點尚未到來,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和人才培養(yǎng)“兩個戰(zhàn)場”,繼續(xù)完善各項防控措施,以責任和擔當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壩,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合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