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臨床醫(yī)學系第三黨支部作為樣板支部,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結(jié)合支部教師專業(yè)特點,制作了系列中醫(yī)外治法居家防疫科普知識,供大家居家防疫——中藥外用篇。
疫病是外感疫癘邪氣所引起的具有強烈傳染性易引起大流行的一類急性發(fā)熱性疾病的統(tǒng)稱。晉代醫(yī)家王叔和云:“非其時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睍r行之氣又稱為時疫之氣,是為疫病之因,但決定我們是否得病不單取決于時疫之氣(如病毒),還取決于人體正氣是否充足(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強弱),即中醫(yī)所說“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增強人體正氣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面對新冠肺炎,有哪些中藥外用的防治方法?
一、佩戴香囊防病
香囊又稱香包、香袋等,中國傳統(tǒng)的香囊多用綢布制成,內(nèi)裝雄黃、熏草、艾葉等香料。中藥香囊源自中醫(yī)里的“衣冠療法”,民間曾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佩戴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中藥香囊常用的是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如芳香化濁驅(qū)瘟的蒼術、山奈、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等藥,含有較強的揮發(fā)性物質(zhì)。
中醫(yī)認為,疫氣流行,多兼穢濁之氣,且與濕邪有關。故針對新冠肺炎,我們可以采用王琦院士等編寫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yī)診療手冊》中的外用處方,起到燥濕化濁、芳香辟穢的作用。

香囊袋的具體做法:
(1)準備材料:布、剪刀、針、線、搗碎的中藥、棉花
(2)具體步驟:
1、裁剪一塊大小合適的長方形布。
2、把布對折用針線把兩邊縫起來。
3、把縫好的荷包翻面,往里裝入搗碎的中藥和一團棉花(以防中藥粉末溢出)。
4、然后把口子縫上,就做好啦。
(如不習慣隨身攜帶,可以懸掛在居室內(nèi),亦有防病之效。)
注意事項:
1.預防過敏 若平時有過敏性疾病,應慎用香囊時,以防過敏。
2.注意防潮 香囊里的藥物受潮后藥效會降低或喪失。
3.避免高溫 香囊遇到高溫會加速藥味釋放、揮發(fā),或破壞部分藥效,影響其發(fā)揮長期芳香辟穢的作用。
4.防霉防蛀 掛在室內(nèi)的香囊要注意防霉防蛀。
二、中藥外熏防病
(一)中藥熏蒸

處方:藿香20g, 制蒼術20g,菖蒲15g,草果10g,白芷12g,艾葉10g,蘇葉15g,貫眾20g。
功效:燥濕化濁,芳香辟穢。
煎煮器具:一般煎藥的砂鍋即可。沒有砂鍋盡量使用不銹鋼、玻璃、搪瓷等為佳,忌用鐵鍋、鋁鍋、銅鍋。
用法:先將以上藥物(除藿香)放入藥鍋內(nèi),加涼水淹沒過藥面3-5cm,浸泡30分鐘,大火煮30分鐘,轉(zhuǎn)小火放入藿香繼續(xù)煎煮,此時揭蓋使中藥水蒸氣散發(fā),熏蒸室內(nèi)。
(二)艾葉煙熏

艾葉,在生活中有很多用處,既可入藥也能食用,具有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祛濕止癢的功效,此外我們可以利用燃燒艾葉煙熏房間,達到芳香辟穢、凈化空氣、驅(qū)除蚊蟲、去除異味目的。
方法:
艾葉燃熏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以12平方米的房間為例,關閉門窗,用500克純艾葉,放置在金屬盆內(nèi),在房間內(nèi)點燃,燃熏約1小時。
注意事項:
1.有哮喘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是需要慎用艾葉熏的,因為患者可能會對煙熏過敏而使癥狀加重。
2.要慢慢燃熏,而不能讓艾葉燃成明火,燃熏時人要離開房間。
3.注意安全,預防火災的發(fā)生。
讓我們動起手來,一起運用中藥外用方法防疫吧!??!